2025年3月,白宫一场群聊信息误发至媒体群组,本属操作失误,却迅速被扭曲为“中国渗透”的阴谋论。 华裔官员黄之瀚因族裔身份遭无端指控,成为政治斗争的替罪羊——这一幕,与三个月后英特尔CEO陈立武的遭遇如出一辙。
特朗普深夜发难! 英特尔华裔CEO突遭逼宫,半导体大战再添变数华裔高管又成替罪羊? 英特尔CEO被勒令辞职,股价应声暴跌“芯片教父”陷政治漩涡! 特朗普重拳出击,英特尔换帅风波内幕
2025年8月7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突然发文,点名要求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“立即辞职”,并指控其“涉及严重的利益冲突”。 短短一句话,让英特尔股价在盘前交易中暴跌超4%,市值蒸发近36亿美元。
这场风波的导火索,源于美国司法部7月底公布的一桩敏感技术出口案。 EDA巨头Cadence(益华电子)承认,在2019年至2021年间曾违规向某海外高校输出受管制的芯片设计软件。 该软件能模拟核爆炸、导弹系统及军用AI,被美国国防部列为最高管控技术。 而陈立武当时正是Cadence的CEO。
尽管Cadence以支付1.4亿美元罚款达成和解,司法部也未起诉陈立武本人,但共和党参议员汤姆·柯顿紧咬不放。 他致信英特尔董事会,质疑陈立武“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存在历史关联”,并强调这“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极大风险”。
柯顿的指控聚焦两点:一是Cadence违规案发生在陈立武任期;二是陈立武创立的华登国际曾向600多家中国科技公司投资约2亿美元,包括中芯国际等企业。 路透社调查更指出,陈立武虽声称已撤资,但部分投资仍通过关联实体存续。
面对压力,英特尔仅发表简短声明:“坚决维护美国国家安全”,却避谈是否调查过陈立武的背景。 这种模糊态度引发公众质疑,被批“缺乏透明度”。
讽刺的是,陈立武上任英特尔CEO仅五个月。 2025年3月,这位65岁的行业老将被寄予厚望——他曾在Cadence用十年将股价拉升3200%,被业界誉为“芯片创投教父”。
上任时,他承诺推动“IDM 2.0”战略,整合芯片设计与制造,重振英特尔技术领先地位。 消息公布当日,英特尔股价应声大涨11%。
这些举措虽为断臂求生,却与特朗普政府“加速本土芯片制造”的目标背道而驰——英特尔获《芯片法案》近80亿美元补贴后,竟推迟了俄亥俄州工厂投产计划至2030年代。
政治与商业的冲突在此刻爆发。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重启“技术脱钩”政策,严查半导体、AI等领域的对华合作。 陈立武的华裔身份(马来西亚出生、新加坡成长)和投资背景,恰好成为政治靶心。
美国华裔的“替罪羊”困境再度凸显:从1882年《排华法案》到2021年“中国行动计划”,族裔标签屡屡在政治危机中被利用。
英特尔既要应对AMD、英伟达的技术围剿(英伟达市值已是英特尔的49倍),又需在“美国优先”框架下调整节奏。 陈立武事件后,高通、博通等公司被曝已探讨收购英特尔的可能性——这家昔日的芯片巨头,正面临被拆分的命运。
截至8月9日,陈立武仍未公开回应特朗普的指控。 但资本市场已用脚投票:英特尔股价年内累计下跌54%,市值缩水至不足900亿美元。 无论陈立武去留,这场风波都撕开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脆弱性:技术之争,终究让位于政治博弈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甄牛策略,南京配资开户,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