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人又抡起关税大棒,这次想逼中国在能源上低头?门儿都没有。耶伦放话威胁中国,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就面临最高100%的惩罚性关税,这招直接瞄准了中国的能源进口命脉。她手里拿着的所谓“护身符”就是《能源安全与贸易合规法案》,摆明了要用国内法来管全球的贸易。这已经不是吓唬人了,去年四月美国就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过125%的天价关税,欧盟、日本、韩国都扛不住压力签了字,难怪华盛顿这次底气这么足,是真觉得中国“好欺负”?
中国外交部一点没含糊,直接怼了回去:坚决反对单边制裁,采购俄罗斯、伊朗的能源合理合法,不可能停。潜台词很清楚:你要闹,我们奉陪到底。这火药味,隔着太平洋都闻得到。美国这一轮极限施压,早就超出了单纯的贸易赤字问题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华盛顿真正怕的是中国搞能源进口多元化,尤其担心中俄伊越走越近,形成一个强大的能源联盟,直接威胁到它在全球能源市场发号施令的地位。这算盘珠子打得全球都听见了。
更离谱的是美国这种“长臂管辖”,拿着自己家里的法律就敢对着国际贸易指手画脚。WTO的规矩被扔到一边,成了摆设。美国敢这么干,不就是仗着自己拳头硬、美元地位特殊?但这种蛮横做法,正在亲手拆掉多边贸易体制的台子。把“二级制裁”当尚方宝剑,本质上就是要强行改写全球能源格局的游戏规则。但美国真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?OPEC、金砖国家这些玩家,嘴上不说,心里能没意见?他们能眼睁睁看着美国单方面改规矩?
中国不是吓大的。能源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,早就过了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阶段。从俄罗斯、中东到非洲、拉美,进口渠道多年来一直在拓宽。这么大的买家,全球哪个能源出口国不想做中国的生意?谁会真为了美国的“大棒”,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、稳定的市场?所以,美国想靠一纸关税禁令就想让中国在能源供应上弯腰,简直是痴心妄想。市场规律摆在那里,美国的政治施压未必拗得过经济现实。
话说回来,美国自己后院也不清净。2025年国会预算窟窿那么大,债台高筑,国内制造业叫苦连天,盟友那边也得安抚。关税倒好像成了华盛顿的“万能胶”,哪儿破洞就想着拿它糊一糊。问题是,这胶真能把窟窿都补上?回顾2018到2020年的那轮贸易战,结局挺清楚:美国进口商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,物价一飞涨,最终还是美国老百姓和企业自己埋单,反噬效应不要太明显。这次捆着能源再来一轮,结局能有多大不同?
中国这边的底气不止来自巨大的市场。IMF刚刚上调了中国2025年增长预期,庞大的内需市场和“全球最全工业门类”的制造业体系就是坚强的后盾。中国2025年上半年的出口数据表明,尤其在数字经济、新能源、高端装备这些新赛道上,增长势头依然强劲。美国的关税大棒确实能制造障碍,但能挡得住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吗?恐怕未必。更何况中美的贸易规模体量摆在那里,美国对中国下手,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不也得跟着遭殃?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。
美国使出关税加能源的“组合拳”,其实还藏着一个大心思:试图用经济压力打断中国发展的节奏,逼中国在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让步。这就是一张打压中国科技竞争力的“明牌”。但这么干,等于把全球贸易规则踩在脚下。WTO要是名存实亡,以后大家还怎么在一个普遍认可的规则下做生意?全球产业链的信心都会被打击。
给了90天缓冲期?不过是烟雾弹。两边都在抓紧时间调兵遣将,准备下一轮更激烈的交锋。美国肯定在琢磨怎么拉拢西方阵营一起施压。但欧盟、日韩真的会心甘情愿跟着美国指挥棒转吗?他们同样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,会不会阳奉阴违,私下里继续跟中国做能源、做生意?很可能,毕竟谁家日子都不宽裕,谁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?
中国的工具箱一直敞开着。华盛顿要是敢把100%关税的核选项丢出来,中国反制的牌也不少。限制稀土出口?收紧关键设备供应?调整农产品采购计划?招数多了去了。美国自己敢承受供应链突然中断的震动吗?过去几年喊“去风险”,结果证明全球产业链根本离不开中国这个核心节点。美国企业真要找替代,谈何容易?成本和时间都耗不起。
现在谈判时间明显缩水,摆明了双方在最核心的利益点上谁也说服不了谁,谁也不打算先让步。边打边谈、谈谈打打将是常态。这种持久战,中国在应对2018年贸易战时就有过经验,国内政策储备确实够厚——地方专项债、产业基金这些牌随时可以打出去稳住内需市场。倒是美国那边,持续的高压政策能不能撑得下去?能不能维持盟友跟着跑的信心?时间未必站在华盛顿一边。
说到底,这盘大棋早就超出了单纯的“关税加减法”。它比的不仅是谁能扛得住经济上的阵痛,更是谁能拿出真正有效、让市场和世界信服的应对之策。旧的剧本——互相加码直到一方认怂——恐怕很难复制。大家都摸清了对方的底牌,现在看谁有能力真正突破“极限施压”这种老套路的限制,开辟新的博弈空间。谁做到了,谁就能在塑造未来十年的全球贸易和经济秩序中占得先机。美国关税大棒抡得震天响,就怕最后震得自己手疼,这把牌,谁敢说稳赢?全球产业链洗牌的大浪面前,下个赢家会是谁?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甄牛策略,南京配资开户,配资网站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